佤族的纹身非常普遍,多数男子都纹身,妇女较少。纹身不限于男子,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是比较特殊的。纹身图案,常见的有三角形、十字花点、小鸟、牛头、龙、虎等,多刺于人的顶下、胸前、脊背和四肢上。妇女纹身者多绘刺于颈下、胳”和腿上。说到纹身的目的,低族人普迫认为是为了美观。德昂族男子也纹身,此习俗已有十分久远的历史。德昂族男子纹身是在手针、大小腿和脚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德昂族普迫认为,纹身加强了德昂男人的男子汉气质,同时也更威风、美观了。
比较起来,纹身最普遍、历史最悠久、在生活中最显重要的还得首推傣族。凡是到过西双版纳的人,都可以看到傣族男子纹刺在胸部、手臂上的黑色或蓝色花纹图案。其实,不仅是一般看得见的胸部和臂部,就是不易看到的腰部、脊背和大腿也祠满了图案。傣家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夏星”,直译就是“刺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纹身。傣族纹身的历史已经很长,根据前边所说的一些历史记载来推测,傣族没有文字之前就已经有纹身习俗,“以故无老幼,无不身首彰然者”。傣族纹身所用的图案,是十分丰富也十分复杂的。
据李佛一《车里》一书归纳,这些纹身图案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其一,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其二,图案类。有云文、方形、圆形、花卉等。其三,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其四,其他类。有曲线、直线、几何图形等。此外,少数人还有将手臂等处的皮肤和肌肉割开,嵌入金玉、珠宝以作为永久性装饰的。以上花纹在纹身时的具体运用,有着一定的规律:在皿膝部分多为圆形或不整齐的圆圈纹样,每一圈内又刺有动物图案,在脚部及背部,则多刺符咒,或成句的佛经,以作为护身符,在两臂一匕多刺散碎花纹、动物、图案或简单的傣文佛经摘句。
对于原始民族纹身的目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普列汉诺夫主要从实用功利的观点来解释纹身的目的,他说:“十分可能,纹身最初是从原始外科医疗的办法中发展出来的,只是到后来才开始具有出生证、护照、‘备忘录,等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皮肤的‘刻画’总是伴随有宗教仪式,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因为原始时代的医生往往也是魔法师和巫师。但是,无论如何,十分清楚的是我们关于纹身所知道的一切完全证实了我所指出的这个原则的正确性:以功利观点对待事物是先于以审美观点对待事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