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的民族用tattoo标明地位、身份或某一集团的成员资格,但最普遍的动机是为了美观。
20世纪街帮或摩托车帮的成员常以
纹身图案来作为标记。20世纪早期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格已渐趋消失。纹身在世界大部分地方已将灭或绝迹,只有特殊医学用途或欧美、日本纹身类型例外,这些是1990年代重新引起兴趣的主题。
非洲尼日利亚人喜在面部纹刺所属部族的标志,有的
额头上刻着剑簇,有的双额划有横向的刀痕,有的脸腮上刺镂着蝎子,有的纹饰公鸡。
苏丹南部罗图佳族最初以“
青龙”、“白虎”、“雄师”、“兀鹰”等动物图案作为各部族的图腾标记,纹在面部、手臂和身上。后来对图腾的崇拜逐渐消失,但
纹面纹身仍作为美的装饰。
澳大利亚蒂维族人不穿衣裤,仅用布带或纱网遮盖下身。他们喜欢在赤裸部分绘上各种彩色花纹。
世界上最矮小的俾格米人,妇女以纹面为美丽标志,而且在嘴唇上穿孔插上一束向外突出的芦草,颈项处挂一串串五颜六色的珠子。
缅甸巴库图族男子在腹部刺各种色彩的花纹,以为装饰。
新西兰毛利人纹身时用弯针将皮肤挑起,以刀片削去挑起的皮肤顶端成为点儿;全部纹好后还要涂色,伤痕脱落,花纹定型。
南美
亚马逊河域克波族人喜爱裸体纹身,并在嘴唇和耳朵上穿孔,挂上珠子,装饰成嘴环。嘴环的长度还标志着社会地位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