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这种人体艺术.起源久远,自古至今贯穿了不同的文化,从非洲的土著.到日本的武士.从欧洲中世纪上流社会的时尚.到北美印第安人的各种庆典。在不同的年代和种族中.成为各种深邃的社会意义的象征。在中国.纹身自古有之。市井坊间流传甚广的《说岳全传》中,就记载着北宋时代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性.她在儿子的背脊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敬仰称颂的贤母诲子的纹身故事.也成为一千年来激励群众“爱国爱民”的生动教材。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精彩纷呈的故事.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者施耐庵笔下塑造了1 08位聚集梁山泊的英雄好汉.其中之一的史进,年轻时少年轻狂.不务正业.整天喜欢使枪弄棒.练就一身高超的武艺。为了显示自己强悍威猛.特地邀请画龙行家.在他的胸前、背后及两肩、双臂刺出九条蛟龙.涂以墨色.深浸肌肤.洗涤不掉.伴随终生.从此他就多了一个绰号叫“九纹龙“。
唐代有个崔承宠.官至黔南节度使.史进好掳他却爱蛇.在身上刺了许名条蛇绕贯躯体.他的右手上赫然有一蛉头会客蒲松龄是清朝时一位擅长撰写妖狐鬼怪故事的作家,在他所著的《聊斋志异》里.也有一个故事.讲述一人行窃.被官府捉拿归案,判以黥刑.在脸部刺上”藕”字。小偷为了减少皮肉之痛,自作聪明贿赂执法者,乞求改刺简写的”窃”字。岂料.被县官发觉.从严执行.坚持刺上官版正体的”藕”字。刑后他感叹万千.在衙门外墙上握笔题写诗一首 “手把菱花仔细看,淋漓鲜血【B痕斑。早知刺面重重苦,窃物先防识字官。”可见秀才品行不端,偷窃被擒,刺字受刑后仍不改本色.题诗幽自己一默.真是“可怜亦复可笑”矣!
唐朝末年.莉州人葛清嗜好纹身成癖.自颈部以下.刺遍以元稹.自居易等人之诗为题材所绘成的图画。他在人前.会手指胸前树枝挂着丝织品的画,吟诵起”黄缬夹林寒有叶”的诗句:或手指胁下一弯斜月下的石桥和扁舟的画,吟诵起”月落鸟啼霜满天”的诗句;或反手指着背部一人持杯对秋菊的画.吟诵起”不是花中偏爱菊”的诗句。他不顾个人”体无完肤”.在周身刺出三十多幅契和名家之诗的画作,就是迎合可观可赏,博人一粲呀。